我不是文山區本地人,所以知道東山高中是長大後的事。因為常在景美溪畔運動,會看到國三高架道路更遠處的山坳裡有一棟磚紅色建築,查了地圖才知道是有名的私校東山高中。認識的人多了後才了解本地人對東山高中的印象:初期它是一間貴族學校但辦學並不突出;近期開始注重升學率成立了醫科班,慢慢地有了名聲,現在是北部私立高中的前幾志願。
不過這些不是我關注它的原因,儘管有時我會跑到它的校門口繞一圈再跑出來。為什麼我要用“跑出來”這樣的字句來描述呢?讀過東山的人應該都能體會,這間學校座落在群山之間,只有一條路孤零零地對外,當學生下了校車抵達門口後想要逃學的困難度大概和金瓜石的時雨國小差不多。我關注的是那兩座把東山高中圍繞起來的山,那兩座山長的蓊蓊鬱鬱非常茂密,沒有其它山因濫墾或栽種檳榔樹常有的禿頭掉髮現象,也沒有被竊佔國有地的人亂蓋宮廟或鐵皮小屋而有的斑駁生鏽樣貌。
多美麗的山啊!雖然它們並不高大但卻保有原始的樣貌像個年輕的山民—健康而有活力。它們叫什麼名字呢?應該很容易查吧!打開電腦的google map一下子就找到東山高中,根據地圖它座落在阿泉坑這個地方。「坑」就是窪地的意思,沒問題,它的確在兩座山之間的窪地。但是這兩座山的名字居然付之闕如!這附近有因優人神鼓而有名待老坑山;有因觀音禪寺而有名的大香山;有因樟山寺而有名的樟湖山,但這兩座山附近什麼都沒有所以google map沒有任何標示。
為了認識這座山,我曾經沿著一壽橋進入新店的寶興便道上山希望能從路邊的告示牌得到任何蛛絲馬跡。這條山路頗為荒涼很少人走,原因再上去一點就會了解。大概上山500公尺後便看到柏油路上有路障警告這是私人土地。車子不能開但人是可以進入的,上去之後再前進1公里開始分岔為許多小徑很容易迷路。我上山至少3次,有一次還幾乎走到稜線卻沒見著任何告示牌透露這座山的名稱。
如果google不知道還有誰會知道呢?Apple啊!Apple早期使用Google地圖但後來覺得依靠人太危險了,於是改向TomTom購買地圖資料來自製。或許Apple知道一些google所不知道的事。於是我打開了地圖app結果如下:
Apple地圖的資訊量少於google當然也沒有這兩座山的名字,看來這兩位閉月羞花的小姐是打定主意不讓我知道她們的名字了。我不是容易放棄的人,努力想想那裡會有記載呢?對了搞不好東山高中的官網介紹學校位置時會提到。於是興沖沖的找到東山高中網站,可惜看了半天,學校大部份的版面都在介紹升學成果還有招生訊息,雖然有一頁「認識東山」卻對環境介紹付之闕如。
有一度我認為這兩座山可能沒有名字,文山區的人太冷漠無知了,他們讓這兩座山在這裡矗立了幾千年卻忘了給她們命名。好吧,地球太危險了這命名的工作就交給我吧!又有一次我想到東山高中為什麼叫東山高中而不叫西山或南山或北山?難道這兩座山其中之一就叫東山?我拍拍腦袋自己怎麼那麼笨現在才想到,於是興奮的查了網路結果並沒有這種關聯,台灣沒有任何一座山叫東山;中國倒是有東山就是現在的山東蒙山。之後我就放棄了。偶爾去河濱跑步時仍然會望見它們,或許我心中嘀咕著管它的這都是文山人的錯,他們應該想個好名字然後做個高速公路T霸那樣大的牌子豎立在山頂讓大家一望便知。
肺炎爆發後的某一天我從政大後門沿著老泉街45巷跑到了待老坑山。這座山在貓空附近算是默默無名的,因為它完全沒有景觀所以也沒有遊客。可憐一座不矮的名山,三角點上隨便置放著一張比賣房廣告還小的紅色牌子寫著待老坑山(德高嶺)。
就在回程時我看到一位登山客從山的另一邊爬上稜線,她說下方是優人神鼓所在,我心中一動何不去看看?另一端下去的階梯非常陡,其實杏花林這一端也是,待老坑山的舊名原是竹篙嶺而不是德高嶺(聽起來是用比較優雅的中文字取代台語),意思是像竹竿那樣筆直,所以陡峭是合乎它的命名的。階梯下降的非常快,由於下雨枕木溼滑,我戰戰兢兢地緩步向下過了10來分鐘才走到優人神鼓劇場。見門口的牌子掛著整修中,於是繼續下行直到最後路徑穿出接到一條柏油路上為止。我四周張望不曉得自己身在何方,看見路旁有一張好大的導覽圖,於是仔細地端詳起來。
這張導覽圖的名稱叫二格山系登山步道導覽圖。圖褪色頗為嚴重,我花了好幾秒鐘才找到現在位置,然後又看了一下黃色的線代表什麼意思?上面說是產業道路,但我覺得有點可笑,如果到貓空站的指南路三段34巷是產業道路,那到草楠站的指南路三段難道不是?這兩條路幾乎一樣大小,兩旁景色也沒有分別。圖示中的紅藍綠色線條都脫落了,我是不相信可以從這裡經產業道路走到二格山,因為二地相距甚遠一般人沒有3~4個小時是走不到的,4個小時才走到來回8小時都天黑了。當然如果是專業的登山客走例如稜線這樣的捷徑,我想來回5~6個小時應該是可行的。
就在我不以為然撇開頭準備離去的一瞬間,我好像看到了什麼。沒錯,在導覽圖的左上方我看到了東山高中,圖中它被二座山夾在中間,這兩座山都有名字分別是右側的阿泉坑山和左側的新高麗坑山!阿泉坑山高128公尺,新高麗坑山高290公尺,哈哈真是太妙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居然在這個渺無人煙的地方讓我找到答案。文山人沒有對不起大家,他們很認真地把每座山都取了名字只是現代人太懶惰只會用google。
希望東山高中的官網可以介紹一下這兩座山,畢竟這兩座山一直守護著東山。或說回來,這張二格山導覽圖置放的位置也太偏僻了,我想除了優人神鼓的團員應該沒有幾個人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