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在術後拿著一瓶不知從何處得到或是別人推薦贈送的生長因子問我有沒有效?
在此先澄清一些有關生長因子的誤解:
1. 生長因子是”一種“藥物
2. 越多生長因子越好
3. 生長因子濃度越高越好
以上當然都是錯誤的。生長因子是一個統稱就像車子一樣,車子可以細分為轎車、跑車、貨卡、貨車、公車等等,生長因子也有各式各樣的如表皮生長因子(EGF)、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FGF)、血小板生長因子(PDGF)、結締組織生長因子(CTGF)等等。這些生長因子都是胜肽或者通俗的說是一種小的蛋白質,它們需要協同作用才能產生好的效果。打個比方,每種生長因子如同一種樂器,必須在指揮家巧妙精準的指揮下才能產生好聽的音樂;如果所有的生長因子全部加進去,就如同交響樂隊的所有樂器同時響起,那只會造成可怕的結果。
如果你懂得交響樂的道理,那麼妳就知道生長因子當然不是濃度越高越好,就好像指揮要伸縮號輕輕的出場,結果它偏偏要像出殯一樣吹的震天嘎響,這樣整首曲子就搞砸了。同樣地,10 μg/ml 的EGF可以促進皮膚幹細胞分化,但是100 μg/ml就反而抑制它了。
最後談一下很少人甚至是醫師也不懂的製程和價格問題:一瓶10ml宣稱含EGF的藥物實際上含有多少量?
首先我們要知道EGF, FGF等都是利用由細菌或真菌基因重組生成的,純化時必須徹底去除這些細菌真菌病毒包括細胞碎片及內毒素,因此價格非常昂貴。1g純化的EGF比1克拉最高等級的鑽石還要貴50倍($790,000 vs. $14,000),而這還是原料而已,所以1瓶10ml的生長因子所含的量肯定非常稀少否則沒什麼人買得起。此外生長因子賣給實驗室或製藥廠時是以凍乾粉的型式儲藏,而凍乾粉粉末大部份是賦形劑,你看到藥瓶裡一堆粉末其實大部份是賦形劑而不是生長因子。一瓶市售藥材等級的EGF大概含100μg也就是0.0001g,光是這樣成本就已經是2400台幣了。
有些不良的藥廠會欺騙消費者只加入1μg的EGF,這樣成本只有24元而它仍然會理直氣壯地對外宣稱含有生長因子,買到這種等級的生長因子擦起來當然也只有安慰劑的效果。
講這麼多,那麼消費者怎麼分辨一瓶生長因子是不是騙人的呢?答案是無法分辨,不要說一般人了連藥學博士也無法用肉眼看出真假。幸好我們不是無政府,我們的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對市售的食品、化妝品、藥品、醫材等都有規範。化妝品的規範最低;藥品的規範最高,食藥署會替人民把關。像照片中那瓶藥水洋洋灑灑地列了一堆生長因子包括EGF, aFGF, bFGF, IGF, VEGF只賣1000元卻連一個妝字號都沒有,這樣的產品想也不用想一定沒什麼用。
就像如來神掌這本秘笈只賣十元,你相信買到的是正版嗎?